作为长期实行的重要政策,计划生育的内涵不只是“少生”——人口数量的控制,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“优生优育”——人口质量的提升。这方面,婚、育、产三个时期的及时医学检查,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基本前提。而生育之后,如何照顾好孩子,更考验父母的爱心和耐心。

  “很多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,自然会呈现出此年龄段应有的生理特征,该走路的时候自然会走路。”曲江妇产医院专家赵三纯直言,还有的家长认为,即使没学会过些日子自然都会了。可现实情况是,由于宫内发育不全等各种状况,可能导致发育迟缓,如果没有及时的检查,并加以适当的训练,会给孩子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。她介绍说,出生42天之后未满一岁的孩子,应该至少每个季度都对体格、神经、心理等发育状况进行检查,1岁—3岁和3岁—7岁,应分别每隔半年和一年检查一次。出现发育迟缓的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训练。

  “二抬四翻六会坐,七滚八爬周会走。”这是一句概括婴幼儿成长发育的顺口溜。主要意思是,孩子两个月大的时候要学会俯卧抬头,四个月大学会翻身,以此类推,直到满一周岁的时候学会走路。除这些表现明显的“大动作”之外,罗惠琴还强调精细动作的重要性:“比如,孩子最开始是用掌心取物,发育到9—10个月的时候,五指发育之后,才会用五个指头抓握取物。”

  多陪伴多了解但不要过度照顾

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症状,如多动症和自闭症,也是家长要注意的问题。

  多动症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和小动作多。然而,该病的诊断有若干前提,并非一直好动就属于多动症:必须年满6周岁,并且智力发育正常。在6岁之前,孩子坐不住,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好奇心重,探索欲强。

  在医院由专业医师确诊为多动症之后,赵三纯建议家长可以采取行为疗法,即在孩子产生不好行为时,进行漠视,当他情绪稳定下来后,再进行教育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好的行为要夸奖他。此外,还可以进行注意力训练。让孩子多做要求注意力集中的事情,如拼图、读书,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。“孩子在看电视、电影,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,而且嘈杂的声屏让孩子的注意力分散。”对于多动症的孩子,她特别强调两点:切忌打骂,非严重影响生活并由医生建议不要使用药物。

  如果说心理上的症状需要父母仔细观察,身体上的发育一般被认为相比上一辈有了显著的提高。令人意外的是,从赵三纯的诊疗经验来看,不少孩子反而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:7月20日上午接诊的一个3岁小孩只有10公斤重——一般同龄儿童的体重为14公斤。对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,她分析说,家长担心孩子被食物呛住,在1岁乃至更大之后,仍旧将食物人为弄碎,让幼儿养成了不咀嚼直接吞咽的坏习惯,担心孩子饿了而不间断喂养导致孩子缺少食欲,过分担心的结果反而可能是“好心办坏事”。罗惠琴表示,孩子营养不良也可能是因为消化能力差导致,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带孩子进行消化系统的评估。确实属于消化系统发育不良,可以让孩子从低热量的食物开始适应,或者通过药物来补充孩子的消化酶。

  “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特定的发育特征和需求,家长应该多陪伴多了解,及早发现异常,但不能溺爱,不要过度照顾。”惠琴坦言,“放养的孩子普遍比特别宠溺的发育得好,不仅身体上更强壮,心理上也更健康。”

友情提示: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者拨打24小时咨询热线029-85383838。
Copyrights2010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西安曲江妇产医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2243号
网上信息仅做健康参考,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,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。